靳波委员:
您好!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进一步稳就业保民生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保市场主体,托底就业工作大局
(一)强化企业稳岗就业。一是用好用足促进就业政策,各类企业按季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出社会保险补贴申请。截至2024年3月底,审核企业社会保险补贴2.49亿元,惠及3.3万人。二是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范围,将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纳入政策享受范围,2024年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4年1-3月,共计发放2023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979.97万元。
(二)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孵化基地房租(含水电费)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对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的指导、评定及绩效评价工作,组织筹办创业创新大赛选拔出优秀创业项目并给予创业孵化等支持,持续巩固创业社区、创业市场建设成果,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全年新增创业不少于7000人,带动就业不少于18000人。截至2024年3月底,新增创业2252人,带动就业5880人。
(三)做好困难人员托底安置。瞄定低收入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各类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帮扶不少于4800名困难群体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和青年群体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高校与企业签订见习合作协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全年征集见习岗位不少于5000个、创业项目不少于500个,帮扶1000名高校毕业生创业。截至2024年3月底,征集见习岗位2292个、征集创业项目178个、帮扶高校毕业生创业320人。
二、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一)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为更好发挥就业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和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先后出台《乌鲁木齐市稳就业工作方案》《乌鲁木齐市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创业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措施,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了有利于稳定扩大就业的制度体系。
(二)加强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预警防控机制,严格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理顺理清申请、初审、审核、发放各个流程、各个环节,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分析评估,规范各类用于促进就业资金的管理使用,保障就业政策落实、资金安全运行。
三、全面拓宽平台渠道,协同企业招人留人。
(一)掌握市场主体服务需求,促进供需两端匹配对接。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双台账”制度(即服务企业台账和服务重点群体台账),将重点工程、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民营企业等纳入本市重点企业用工服务范围,加大就业岗位征集和储备力度,通过摸排本市行政区划内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建立企业用工台账,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多选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立企业用工台账10005家,有用工需求企业1438家,共计岗位需求11885人(其中,一产用工需求1695人,占比14.2%;二产用工需求2449人,占比20.6%;三产用工需求7741人,占比65.2%)。搭建供需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公共就业“14+N”专项服务活动,促进供需两端匹配对。截至目前,全市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6场,服务企业4555家次,参与求职人数82025人次。
(二)落实好《自治区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加服务供给促进就业。鼓励支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动走进学校、园区、企业,广泛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各类需求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促进就业服务活动。
四、深化职业技能培训
(一)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聚焦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新招用员工岗前培训、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助力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重点对无技能和技能不足的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者、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开展多元化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截至2024年3月,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9万人次。
(二)实施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带动初、中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更多技能人才支撑。
(三)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有效推动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不断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截至2024年3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60人。
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及时告诉我们。
2024年5月14日
联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人:王齐 联系电话:46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