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30
12:50
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盯全年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市经济呈现“修复有力、结构优化、量质齐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稳中有增,生产供给持续恢复,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明显,外贸旅游增势强劲,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整体物价温和上涨。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总量结构质提效增
根据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乌鲁木齐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8.4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分别较一、二、三季度提高3.7、3.7、1.6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突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12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1146.74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2988.6亿元,增长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9%、3.9%、94.2%。
分行业看,重点行业充分发挥稳定支撑作用。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3.2%、20.8%和8.7%,分别带动GDP增长2.1个、0.5个、0.2个和1.1个百分点,四个行业累计带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带动作用提高0.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7%,下拉GDP增长0.7个百分点,批发业增加值下降5%,下拉0.2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下降11.3%,下拉0.1个百分点,三个行业合计下拉经济1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菜篮子”保障有力
种植业和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4亿元(不含兵团,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其中种植业产值占比56.3%,增长19.9%;林业产值占比0.1%,增长2.9%;畜牧业产值占比40.7%,同比增长12.7%;渔业产值占比0.9%,下降19.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2.1%,增长4.6%。
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5.71万亩,增长10.2%。其中:粮食12.93万亩,增长10.7%;棉花1.43万亩,增长57.8%;油料1.09万亩,下降32.7%;蔬菜14.2万亩,下降7.3%。
菜篮子产品保障有力。全年蔬菜产量53.34万吨,增长14.1%;粮食产量5.88万吨,增长14.6%;棉花0.17万吨,增长66.6%。年末牲畜出栏67.56万头,比上年增长7.8%;其中:牛出栏增长19.7%;羊出栏增长6.9%。年末肉类总产量3.34万吨,增长10.9%,其中:牛肉产量增长18%,羊肉产量增长6.7%;禽肉产量增长5.7%。
三、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8.29亿元(含兵团,下同),同比下降1.9%,降幅分别较上半年和三季度收窄3.5和5个百分点,较年内最低的1-7月收窄5.4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呈现“两降一增”态势。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36.02亿元,下降7.4%,下拉规上工业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66.75亿元,增长8.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采矿业实现增加值165.51亿元,下降0.8%。
轻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1.54亿元,增长8.6%,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较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766.75亿元,下降3%。
小微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624.53亿元,下降1.6%;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29.29亿元,下降15.4%;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01.95亿元,增长17.7%;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2.52亿元、增长20.4%;小微企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增幅大幅领先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08.68亿元,增长10.7%,股份制企业627.94亿元,下降3.1%;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1.24亿元,下降31%。从资本构成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704.83亿元,增长1.2%,占全部工业比例由同期77.6%上升至81.2%。
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速。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专精特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24.5%、15.5%,电梯、空调设备、纺织专用设备、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产量增长79.1%、3.3倍、87.6%;食品、医药、汽车制造业等高附加值行业分别增长20.9%、27.6%、62.1%,食品添加剂、化学药品原药、汽车产量增长14.4%、37.4%、47.9%;工业企业效益逐渐好转,1-1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47亿元,下降8.6%,降幅分别较上半年和三季度收窄6.1和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4.94亿元,下降38.1%,较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收窄23.2和3.5个百分点;内外循环、产销衔接稳定通畅,全年产销率101%,出口交货值增长25.1%。
近七成行业实现增长。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24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为68.6%。从重点行业看: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4个行业分别增长8.7%、16.3%、20.9%、22.3%,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燃气供应、医药、橡胶制品、饮料、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废弃资源利用等行业亦增势良好,全年增速均在2位数以上,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幅达到62.1%,9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增长1.6个百分点。下降的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降幅达到33.7%,下拉全市4.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开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4个行业分别下降8.5%、6.7%、2.6%、17.6%,合计下拉规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
四、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工业投资贡献显著
1-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含兵团及跨地州,下同)增长12.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
工业投资加快增长。1-12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2.6%,高于全部投资20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至42.2%,较去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投资下降5.8%;制造业投资增长9.5%,拉动工业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1倍,拉动工业投资增长30.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支撑有力。1-12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5%,高于全部投资21.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9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0.2%,拉动基础设施投资4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增长59%,道路运输业增长23.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35.4%,拉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趋稳回升。1-12月,全市房地产投资317.72亿元,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增长1.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3个百分点。从工程用途看,占比74.4%的住宅投资完成236.36亿元,增长5.4%。
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106.1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416.82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229.58万平方米,下降35.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56.83万平方米,下降31.8%。房屋竣工面积271.1万平方米,增长62.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1.43万平方米,增长47.5%。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50.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99.9万平方米,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额491.77亿元,增长31.9%,其中住宅销售额428.04亿元,增长26.3%。20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93.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93.57万平方米,增长45.7%。
高技术产业投资向好。1-12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3.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70.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5.6%;占全市投资比重8.2%,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9.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5.1%。
民间投资增势良好。 1-12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2.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4.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4.4%。从投资领域看,占民间投资39.6%的工业民间投资增长53.6%,拉动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7.5个百分点;占比10.9%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5倍,拉动全市民间投资增长8.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市民间投资涉及的15个门类行业中,10个行业增长,增长面达66.7%。
五、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各类商品销售喜人
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1.34亿元(含兵团,下同),同比增长19.2%,增速较一、二、三季度分别提高15个、13.7个、6.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87.1亿元,增长30.6%,增速较去年同期高53.3个百分点。
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商品零售1094.7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比上半年下降2.1个百分点,高于商品零售1.1个百分点。
近九成的商品零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22类主要零售商品中,19类商品呈增长态势,增长面为86.4%,较上半年提高31.8个百分点。6类商品对全市零售额拉动超过1个百分点,依次为汽车类、服装鞋帽类、中西药品类、粮油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42.7%、51.9%、25.9%、23%、7.5%、40.8%,合计带动零售额增长27.6个百分点,其中,仅汽车类对全市零售贡献率达到61.2%,带动零售增长18.2个百分点。15类商品零售额位于两位数增速区间,5类增速超过50%,五金电料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3倍、1.7倍。家具类、装饰装潢材料类商品、煤炭及制品类商品分别下降16.7%、30.6%、80.2%,降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合计下拉全市零售额1.1个百分点。
六、服务业扩规提质 全年保持较好水平
1-12月,全市83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25.0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带动作用明显。规上服务业10大门类中,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外,其余9大门类均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对规上服务业贡献率为75.9%,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0.7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民航分别增长21.6%、17.9%和1.1倍,均呈高速增长态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对规上服务业贡献率为14%,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1-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215.22亿元,同比增长64.6%,较去年同期提高54.7个百分点。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两个行业利润下降以外,其余8个行业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交通运输业带动规上服务业利润增长55.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3.6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带动3.1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入稳步提升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据财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1.82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9.79亿元,增长17.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基金收入92.03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支出688.48亿元,增长16.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2.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04.05亿元,增长10.6%,其中,民生领域支出388.53亿元,增长1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1%,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金支出184.42亿元,增长38.2%。
八、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住户存款持续增长
2023年全市金融市场运行稳定,存贷余额保持稳步增长。12月末,乌鲁木齐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住户存款0.53万亿元,增长14.2%;政府存款0.38万亿元,增长12.7%;非金融企业存款0.38万亿元,下降0.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增长10%。其中,短期贷款0.26万亿元,增长14.2%;中长期贷款0.78万亿元,增长16.2%。金融存贷比为89.5%,低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低于全疆3.2个百分点。
九、外贸保持高位增长 对外开放成效显现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七百亿大关,实现进出口总额700.12亿元,在全疆地州市中总量位居第3,同比增长36.5%,增速分别较一、二、三季度回落24.9、18.5、0.4个百分点,低于全疆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在全疆各地州市中位居第10。实现进口总额154.58亿元,增长23.9%;出口总额545.55亿元,增长40.6%。
十、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人数收入双双成倍增长
2023年,据第三方公司统计数据显示,1-12月,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621.2万人次,同比增长1.2倍;其中过夜游2149.55万人次,增长2.5倍,一日游8471.65万人次,增长86.4%。实现旅游收入1028.11亿元,增长2倍。
十一、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物价涨幅逐月回落
1-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2%,较年内高点1-2月回落2.3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五涨三降”态势,其中,衣着、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等五类,分别上涨4.2%、0.9%、1.1%、0.4%和5.2%;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2.4%、1%、1.4%。
十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34元,增长6.0%,高于去年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90元,增长8.3%,高于GDP增速2.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2年的1.77缩小至1.73。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