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17
17:38
来源:
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履职情况
(一)加强法治理论学习,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指导制定《2024年市交通运输法治工作要点》;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头学法讲法;组织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12次28篇;党组会研究法治工作12次12个议题。局党组高度重视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活动,组织局系统干部参加法治讲堂11次150人次。组织执法人员轮训4批次150人。外请专家组织普法讲座4次,开展对外普法宣传活动6次。
(二)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根据《乌鲁木齐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任务分工,我局牵头2项任务(推进公铁空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提升陆港区货物集结能力)已全部完成。依据自贸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实施方案,我局作为首牵头单位8项试点任务(2024年2项,2025年5项,2026年1项)已落实6项,完成率75%。
(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24年通过新疆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政务信用服务网公示行政处罚案件8201件,行政许可8613件,公示率100%。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普通程序案件一案一盘。全面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法制审核人员13人,占执法人员总数6%,审核案件5535件。
(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办理信访件、领导信箱留言、“互联网+督查”平台、12345市长热线、12328交通服务热线等各类政务信息39585件,办结率98.6%,群众满意率95%。行政负责人参加行政诉讼案件庭审11起,无败诉案件。配合市司法局做好186起行政复议案件答复工作,并认真落实市司法局提出的案件意见。
(五)加强行政执法与监督执纪相结合。落实好局机关纪委和基层党支部监督责任,对违反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风纪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禁令》的干部按照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予以处理。
(六)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立法修订工作。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密切配合完成地方法规《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通过自治区人大批准并公布实施。
(七)推进落实行政赋权工作。制定《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局行政赋权衔接工作方案》,先后召开局党组会、专题会研究部署,班子成员带队至区县交通部门及政务大厅调研,组织协调推进会,签订《行政许可委托书》,就赋权事项业务办理开展多种形式培训,自2025年1月1日起,区(县)、国家级开发区交通部门已顺利承接并办理交通运输委托事项(行政许可20项、行政备案2项)。
(八)对2023年述法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法治工作列入党组会重要议题,切实发挥局党组在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作用。同时,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年终述职内容,将局属执法单位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压实各级领导责任。
二、亮点工作
(一)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根据《乌鲁木齐市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方案》要求,局党组研究决定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高频行政执法事项减免责清单》中“初次违法、积极配合执法并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未造成安全事故等危害后果”的规定,对于符合相关情节的非法营运案件,降低行政处罚金额,减轻当事人履行难度,减少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降低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途径解决行政争议案件数量。通过落实柔性执法理念,发挥行政执法教育功能。自2024年5月1日《清单》实施以来,依据清单办理减轻处罚案件892件、减轻处罚106件、轻微免罚案件43件。
(二)全面落实“高效办成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工作。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发挥政务办事大厅优势,加强“高效办成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宣传力度,增加运输企业知晓率,逐步推进线上办件数量。坚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许可,同时充分利用执法协同监管平台,加强道路运输许可的事前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目前,已通过自治区政务服务“高效办成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模块办理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许可5件、车辆手续200余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法主要内容。二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机制。三是党政主要责任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法治职责清单。
(二)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广大道路运输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提升办事体验感。制定《行政赋权审管衔接方案》,行政权力下放后,我局继续行使全市范围内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职责,做到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吹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执法”。
(三)不断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依托新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网上执法办案,确保行政执法案件从受案、立案、调查处理、执行均在执法信息化系统中流转,案件信息、人员信息、物品信息及时录入执法办案平台,案件证据材料及时上传,全面实现网上受案、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在日常行政执法检查和监管工作中引进视频监控等现代化监管方式,推行非现场执法、网上办案,实施科技执法,把执法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